隐秘而无穷期_重生版。

从故乡到他乡,你仍是我日复一日的梦想。

120帧2K3D是何观感?

【请耐心观看】【或者直接跳到最后三段】【感谢~】

【本篇仅讨论技术观感】


趁观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映的余温尚在,我在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开始码这篇文章。      


也许是因为观影环境尤其好,更是因为全新技术太过震撼,还因为回程与志同道合伙伴的愉快交流,我处于一种难以平复的亢奋状态。        



在观影前我曾经粗略浏览过几篇李安导演的访谈,当他提到这次使用120帧/4K /3D进行拍摄是一场革新的时候,纵使他是我最欣赏的导演之一,我依然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嗤之以鼻。而现在,三点零四分,我选择打自己的脸,并且决定要像许多公众号会做的一样,老生常谈——关于全新的技术。        



因为120帧的体验太过震撼,他确确实实改变了我的观影体验。     


(或者是说,直觉告诉我,我喜欢这技术。)      



  影片伊始,画幅由被遗弃相机记录下来的菱形画面变回正常,男主角从睡梦中被来电惊醒的镜头猛地出现的时候,我听见了周围细小的喧嚣,也听到了自己的吸气声。皮肤肌理、瞳孔、发丝全部异常清晰,一丝一毫的细节都被趋于完美的呈现出来。而我开始理解为什么这次李安选择革新技术。        




在观影前我还有一个疑问,既然120帧能够使呈现出来的画面质感更加完美,更令观影者震撼,那么为什么不用在大场面上,为什么不用于“视觉盛宴”的大片中?而现在我已了然,用于这样的剧情片恰是最好。 


 在《比利·林恩》中,一些大场面和移动镜头的晃动有时候会造成一些眩晕感,但因为影片本身叙事结构的缘故,(或许也因为部分镜头是60帧?)战争与和平穿插,这种眩晕感对于观影体验会造成的实质性负面影响几乎为零。战争场景使你仿佛被枪林弹雨包围,随后就会回到表演现场,给以缓冲余地。  

但完完全全的大场面就未必了。过多的信息量爆炸般的呈现,“嘭”的一下出来花里胡哨一通最后消失不见估计只余惊吓。  正如李安自己在国际媒体发布会上所言,“大家总觉得电影科技是带来更多动作,更壮观的画面,新的工具,但是我认为电影科技是为了带来更多的戏剧性。我从新科技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更注意一个角色的脸……从他们的脸,你可以看到的如此的多,演员对他们角色的认识,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而我只想把这些呈现出来而回报演员的努力。”     



是的,Lynn的失神与若有所思,他面对拉拉队美丽姑娘的心动,Kate眼眶里的泪水,Lynn同姑娘接吻时面部肌肉的变化,伊拉克人死在他刀下停止挣扎的一瞬间,被扼住咽喉满面通红的出言不逊者……所有的一切都如此真实细致,细微的表情与动作变化都无从遁匿,尤其因窒息而满面通红真的让我觉得害怕。更何况李安要求不能化妆——回程中和小伙伴开玩笑,国内靠炒作维生的某些小鲜肉绝对不能面对这样的镜头啊。      


  也和伙伴们谈论到李安导演作品的独特特质与视角。《比利·林恩》和李安作品一贯呈现给人的感觉是类似的:不论是《断背山》还是《少年派》甚至《卧虎藏龙》,都难以扣上一个类型的名号。因为他的作品始终带有一种异于他人的特质。    

纵使《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导演语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李安对于一些现象或者群体依然拥有独特的视角与独到的见解。他没有从宏观的战事或者世界的风云变幻切入,而是选择了比利·林恩——一个伊战时期在伊拉克参与作战的战士——从他的视角讲述这一切。这不是战争片,因为战争片断仅仅穿插于回忆时刻(PTSD?);但也非歌舞片,因为当中场表演开始时我们看到的是焰火,是全场的观众,是怔然的比利林恩。不走寻常路使得故事变得特别,正如阿列克谢耶维奇从妇女妻子儿童身上得到另一面的切尔诺贝利一样,李安选择从普通大兵比利·林恩,同时是因为英勇行为被无意记录从而成为美国国内人人皆知的英雄的比利·林恩。

前者使得人物足够平凡,后者使得原本不属于主人公的东西会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砸向他,会令比利·林恩被拽出战场拽进美国的许多不属于他的地方,为故事的戏剧性奠定足够的基础。  

并且,李安也并没有在美式主旋律的反战和PTSD上耽溺过多,而是选择了两个角度:普通美国民众看待战争,与真正士兵的战争,来反映比利林恩的不解与迷茫,进而反映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差别。至于具体是什么,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合适语句去概括它。     



 120帧不仅仅记录了最真实完整的细节,也提供了最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战争。比利·林恩一战成名的那次作战,“蘑菇”死去的那次作战,无论是点五零机枪造成的粉色烟雾,还是火箭筒,还是一梭梭的子弹,还是小队队员之间的手势与喊话,甚至干燥的扬尘都清晰可见。而不得不承认万达的杜比影院音响条件非常好,四周不同方向传来枪弹声,战友的对话也好像就在耳边,加上伊拉克那亮的刺眼的中东土墙,具有极强的身临其境之效果。     




 死亡。被子弹击中要害部位的“蘑菇”断气后的面容,被割喉流尽血液而死的伊拉克人,真的让人有一种生命逝去的窒息感与惶恐感。    



  焰火。中场休息时焰火升起真的让人绚烂到目不暇接,而观众席上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是立体的。   





   但是问题同样存在。在同一些影迷的讨论中我总结了一下:对于细节的全盘记录导致信息量过载,一时半会儿似乎难以消受;而电影似乎由“表演”变成了“记录表演的过程”,那么这一段影像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而关于故事,我决定搁置对于故事的讨论,直到二刷之后。李安对于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尝试与追求值得称赞。他自己也说过多次紧张——因为使用全新技术,他也坦言在这个机器面前他有时候不知道如何制作这部电影,但这个尝试本身,意义的重量已经足够。      



电影刚刚诞生时,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中火车都能使观影者被吓到离开座位,但随后倾城而动;彩色电影、有声电影、电影画幅的变化……这些革新一开始都并不一定被看好,但是现在都成为了日常标配。 





  120帧在影院不够普及,也并不是所有题材都合适,因此它一开始注定覆盖性不够强并且限制很多,也许不一定能够成为“有声电影”或者“3D”式的革命,但一定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观影体验本身就是一件因人而异的私密之事,有人痛恨抓不到信息的茫然,有人因视觉观感而雀跃,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造成这些分化严重的感受的是120帧本身。即,无论这样的技术是好是坏,他都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  



        李安说,爱迪生讲电影是70帧的,而25帧不过是最便宜的。我想这大概也是百年前先人选择24帧的原因。那么,是否可以说,这种因为便利、便宜而播放24帧,导致广大观影群众并不能拥有到最完美的观影体验;并且长久以来形成一种习惯,甚至于原本正常的70帧、60帧都不敢去接受? 



        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电影感,所谓的真实,都建立在这个最便宜而不是最好的24帧之上。观看24帧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电影影像技术一直在朝着真实发展,如李安在新片行中香港站所提及的,“4K离我们的眼睛差好多,人的眼睛标准是960帧。”;既然李安愿意为了革新改变自己的电影语言表达的风格习惯,愿意从新学习拍电影,为什么我们不能为了又一次革新去影院尝试一下呢?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参考/李安、冯小刚、贾樟柯访谈《我们的第一次》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国际媒体发布会、香港行记录

评论
热度 ( 17 )

© 隐秘而无穷期_重生版。 | Powered by LOFTER